考研之前联系导师(考研需不需要提前联系导师)

2024-04-17 19:22:50

需要。

导师是可以联系的,前提条件是初试成绩公布以后,不然提早联系导师没有任何意义,可能还会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因为导师在不知道你的实际情况乃至于都不能保证你到底会不会将来报考他们学校的情况下,基本上都不会搭理你的,因为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

考研注意事项

考生按要求在统考科目答题卡指定位置粘贴条形码,凡因漏填(涂)、错填(涂)或字迹不清以及漏贴条形码而影响评卷结果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考生应在答题纸(卡)规定的区域内答题,写在草稿纸或者规定区域以外的答案一律无效。尤其是政治和数学,答题卡大面积的空白,答题前务必看好题号,不要答串部分了。

需要考生自己拆密封袋和装密封袋的科目一般是自命题科目,全国统一命题科目是由监考老师统一拆袋、下发试卷以及收试卷和密封的;拆密封袋时尽量小心。

您好,自己提前找导师用处不是很大,如果没有一定的技巧的话,很有可能会是得其反。所以,为了帮助大家增加考研成功的几率,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几条关于咨询导师,怎样准备跟导师的见面谈话以及沟通的技巧。

实话实说,提前联系导师是有一定好处的,联系的过程处理好的话,确实能给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有助于增加被录取的几率。所以,什么时候联系,该怎么联系,联系过程中该怎么跟导师交流,主要都聊什么,要给导师留下怎样的印象,这些都是非常细节但又非常关键的技巧。

联系导师的时机要掌握好。有很多同学在参加统考之前千方百计找导师的电话、邮箱、地址、各种兴趣爱好等等各种信息,先不说有没有用,这个活动本身就很浪费时间,分散专心复习的注意力。本来复习时间就很紧张,临考前各种焦虑压力使得心理状态又很难调节,如果再分心去收集这些信息,对自己考试复习和心理调节都有很不好的影响。而且,这些信息一般都很难收集到的,有了导师邮箱,发邮件导师可能不搭理你;手机号可能是旧的,就算是导师在用的手机号,你随随便便一两条短信也不能让导师对你有什么印象;上门拜访就更不靠谱了。所以,最好是在参加考试并且估分以后,觉得自己差不多可以达到报考学校的分数线,一边准备复试一遍联系导师。

联系导师的方式。前面说了,自己去收集信息去登门拜访是件很不靠谱的事,那怎样做才靠谱呢?最好就是可以找到导师的学生,也就是你的师姐师兄们,或者学校里其他认识导师的人来做你的介绍人,把你引荐给导师。这样的话,有中间人,导师会对你有最基本的信任。其次,要通过中间人跟导师商议好沟通的方式、时间、地点等。如果需要电话联系,打电话前应该提前发短信询问导师是否方便接电话;如果要面谈,一定要提前5分钟左右到达约定的地点,不要迟到,不要气喘嘘嘘的出现在导师办公室,这样会给老师留下很不稳重,办事不牢靠的印象。

跟老师沟通也是需要技巧的,沟通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见导师之前一定要把功课做好。首先要了解导师的背景,是教授还是讲师,是博导还是硕导,有没有出过留学的背景等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跟导师迅速拉近距离。其次要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专业领域。这就需要去查看老师近几年来发表的文献、出版的书籍,了解老师承接的项目等等。这些内容都是需要认真收集了解的,跟导师沟通的时候如果你能表现出对导师专业领域的了解和熟悉,会让导师觉得你是有备而来,是做足了功课的,这样会给导师留一个勤奋认真的好印象。在面试的时候,这些功课也是非常讨巧的。一般面试老师都会问:“你看过这个领域的相关书籍没有啊?如果看过,举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文献或书籍跟我们分享下。”这时候,你看过的文献就派上用场了,可以随便找一篇你印象最深的跟老师们聊聊;但如果你没有准备的话,那就惨了,这个问题是怎么也编不出来的,你面对的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大牛,说谎相当于自杀。然后就是注意说话的方式,不要太浮躁也不能太呆板,导师大多喜欢活泼思维活跃能干的孩子,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

还有就是给导师留一个怎样的印象的问题。这个其实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不同领域的导师有自己不同的偏好风格。社会和应用方面,导师喜欢交际能力强,喜欢社会活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生;而基础方面,导师喜欢踏实稳重认真严谨,喜欢搞学术科研的学生。所以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优势是什么,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然后尽力把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如果你给基础方向的老师留下了热情有活力,喜欢交际喜欢各种社会活动的印象,那老师就会有顾虑:花费过多的时间去社会活动,还有时间搞科研吗?还有心思和精力去实验室认真踏实做实验吗?……后果可想而知。所以,给导师一个合适的印象是非常关键的。

向导师委婉的表达想要跟随其进行学习研究的意向。通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如果觉得导师的专业方向很适合自己,那就可以向导师表达想要跟随其做研究的意向。可以先试探性的询问导师:“我对您的研究领域很感兴趣,您看我适合做这方面的研究吗?”一般老师都会讲:“还是有很多学生想报我这个方向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但还是有希望的,看你最后的考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吧。”如果能得到这样的回答,你就应该很开心了,这就说明老师对你还是有好感的,赶紧感谢老师能给你机会,然后回家好好准备复试。如果导师直接的说:“我觉得你的能力不适合做学术,更适合去做社会实践”或者“我比较喜欢有过学术经验的学生,你的基础有点差,我比较担心”。如果得到这样的答复,基本上是没戏了,但还是要感谢导师能答应见你,然后赶紧去找其他合适你的老师。

总而言之,跟导师沟通是一个很有学问有技巧的过程,自己一个人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收集资料、整理重点、寻找中间关系、做足功课、准备充分的去见导师的。建议大家找捷径,去寻求一定的外部帮助,这样会给你节省很多时间,帮你在考研的最后阶段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门学科,勤思考研特地从以下三个方面为您提供梳理和分析,旨在帮助大家更快的提高成绩。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